國家開放大學前身是鄧小平同志于1978年親自倡導并批示創辦的中央廣播電視大學。2010年7月教育規劃綱要提出“辦好開放大學”,2010年10月國務院印發《關于開展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的通知》將北京、上海、江蘇、廣東、云南等五省市和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確定為“探索開放大學建設模式”試點單位,拉開了廣播電視大學戰略轉型的序幕。2012年6月,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更名為國家開放大學 2020年8月教育部黨組審議通過《國家開放大學綜合改革方案》,并以部發文印發,明確要求把國家開放大學建成我國終身教育的主要平臺、在線教育的主要平臺和靈活教育的平臺、對外合作的平臺(四大平臺),標志著廣播電視大學轉型升級和開放大學高質量發展進入新階段。
國家開放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,以促進終身學習為使命、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、以“互聯網+”為特征、面向全國開展開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學校。學校在教育部領導
查看更多鄧小平同志于1978年親自倡導并批示創辦的中央廣播電視大學
教育規劃綱于2010年7月提出“辦好開放大學”
國務院印發《關于開展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的通知》確定為“探索開放大學建設模式”試點單位
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更名為國家開放大學
教育部黨組審議通過《國家開放大學綜合改革方案》
“敬學”是傳統文化對學習者的誠勉與企望。語出《禮記學記》:“凡學之道,嚴師為難,師來而后道尊,道尊而后民知敬學?!?
“廣惠”語出《逸周書文傳解》:“厚德廣惠,忠信愛人,君子立行?!痹撜Z是講君子“厚其德于內,文其恩于外,厚德心存誠實,廣惠志在愛人”,能很好地體現國家開放大學泛愛眾、廣施惠的精神境界和價值追求。
“有教無類”出自于《論語衛靈公》:“子曰:有教無類”教,教育;類,類別。有兩種解釋:解釋一,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;解釋二,人原本是“有類”的,比如有的智、有的愚,有的賢、有的不肖,但通過教育可以消除這些差別。國家開放大學實施開放教育,有教無類,打破時空,讓一切學習者共享優質教育資源,努力滿足多樣化學習需求。